| 1 | 13:30-13:45 | 专题报告 |
儿童臂丛神经病变超声诊断技巧 |
|
||||
| 2 | 13:45-14:00 | 专题报告 |
精准医疗时代的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超声评价 |
|
||||
| 3 | 14:00-14:15 | 专题报告 |
高频超声在睑板腺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
|
||||
| 4 | 14:15-14:25 | 专题报告 |
基于视频信号的乳腺超声AI多中心研究 |
|
||||
| 5 | 14:25-14:35 | 专题报告 |
甲状腺热消融术中出血的形式和处理措施 |
|
||||
| 6 | 14:35-14:40 | 论文发言 |
高频超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掌指关节软骨损伤进展的定量评估 |
|
||||
| 7 | 14:40-14:45 | 论文发言 |
经皮超声引导肩峰下滑囊造影在肩袖分层撕裂诊断中的价值 |
|
||||
| 8 | 14:45-14:50 | 论文发言 |
多模态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与分级中的应用:CSA、E值和BFPR的比较研究 |
|
||||
| 9 | 14:50-14:55 | 论文发言 |
基于高频超声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对健康人群颈部肌肉厚度和僵硬度研究 |
|
||||
| 10 | 14:55-14:58 | 论文发言 |
冈上肌萎缩的超声评估与磁共振成像的一致性研究 |
|
||||
| 11 | 14:58-15:01 | 论文发言 |
超声/光声引导下氧热双动力纳米马达突破软骨外基质屏障治疗骨关节炎关节炎的研究 |
|
||||
| 12 | 15:01-15:04 | 论文发言 |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序贯消融的临床研究 |
|
||||
| 13 | 15:04-15:07 | 论文发言 |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肌肉特性的临床研究 |
|
||||
| 14 | 15:07-15:10 | 论文发言 |
基于多模态超声成像探究大麻二酚治疗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疗效及机制 |
|
||||
| 15 | 15:10-15:13 | 论文发言 |
基于足底超声亨利结节周围解剖结构的影像学观察 |
|
||||
| 16 | 15:13-15:16 | 论文发言 |
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针灸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
||||
| 17 | 15:16-15:19 | 论文发言 |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难治性偏头痛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
||||
| 18 | 15:19-15:22 | 论文发言 |
高频超声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非甲下血管球瘤的诊断价值 |
|
||||
| 19 | 15:22-15:25 | 论文发言 |
基于肌骨超声定量分析的手阳明经穴位物理模量的多中心研究 |
|
||||
| 20 | 15:25-15:28 | 论文发言 |
高频超声在小儿先天性多指(趾)畸形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
||||
| 21 | 15:28-15:31 | 论文发言 |
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与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第一骨间背侧肌厚度的关联研究 |
|
||||
| 1 | 15:30-15:45 | 专题报告 |
DRG时代乳腺超声造影的应用优势 |
|
||||
| 2 | 15:45-16:00 | 专题报告 |
超声造影的乳腺应用与临床合作-深化临床沟通 |
|
||||
| 3 | 16:00-16:15 | 专题报告 |
超声造影对乳腺4类结节的诊断思路和注意事项 |
|
||||
| 4 | 16:15-16:25 | 专题报告 |
弹性超声在BI-RADS 4类乳腺结节的临床价值与进展 |
|
||||
| 5 | 16:25-16:35 | 专题报告 |
基于多任务语言模型的超声报告乳腺癌风险智能评估 |
|
||||
| 6 | 16:35-16:40 | 论文发言 |
光声成像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
|
||||
| 7 | 16:40-16:45 | 论文发言 |
基于超分辨超声影像组学的乳腺癌预测:一项多中心研究 |
|
||||
| 8 | 16:45-16:50 | 论文发言 |
基于瘤内瘤周的超声超分辨对ACR TI-RADS 4-5类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价值 |
|
||||
| 9 | 16:50-16:55 | 论文发言 |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B1–B3类乳腺病变术后恶性升级的预测价值 |
|
||||
| 10 | 16:55-16:58 | 论文发言 |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预测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研究 |
|
||||
| 11 | 16:58-17:01 | 论文发言 |
男性乳腺纤维腺瘤:多模态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
|
||||
| 12 | 17:01-17:04 | 论文发言 |
基于超声特征构建评分系统在乳腺囊实混合病灶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 |
|
||||
| 13 | 17:04-17:07 | 论文发言 |
超声造影在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病灶识别中的附加作用:一项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比较的前瞻性研究 |
|
||||
| 14 | 17:07-17:10 | 论文发言 |
低强度聚焦超声通过调控铁死亡和焦亡抑制乳腺癌细胞转移的机制研究 |
|
||||
| 15 | 17:10-17:13 | 论文发言 |
三阴性乳腺癌硬度对新辅助化疗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 |
|
||||
| 16 | 17:13-17:16 | 论文发言 |
基于原发灶-淋巴结联合分析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模型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应用 |
|
||||
| 17 | 17:16-17:19 | 论文发言 |
基于超声造影与微血流灌注成像融合技术的乳腺癌诊断效能评估 |
|
||||
| 18 | 17:19-17:22 | 论文发言 |
基于肿瘤内部和周围区域的机器学习放射组学 PA/US 图像区分Luminal与non-Luminal乳腺癌 |
|
||||
| 19 | 17:22-17:25 | 论文发言 |
新型可解释、可信赖的乳腺超声结节分类模型的开发与验证 |
|
||||
| 20 | 17:25-17:28 | 论文发言 |
多模态超声组学联合机器学习预测Luminal型和Non-luminal型乳腺癌 |
|
||||
| 21 | 17:28-17:31 | 论文发言 |
浸润性乳腺癌多模态超声智能分级:深度学习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及脉管侵犯的分类任务模型构建 |
|
||||